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>>保健之窗>>健康快车>>文章内容
孩子入园了,你做好“道别”的准备吗?
发布时间:2021-09-05   点击:   来源:原创   作者:万华

孩子入园了,你做好“道别”的准备吗?

幼儿园开学了,不少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踏入新的生活,家长是不是既期待又满怀焦虑呢?

对于孩子来说,入园不仅仅是年龄上要满足要求,还需要他们的社交能力、遇到困难的调控能力、一定生活自理能力等都准备好。站在孩子的角度,入园是一个挑战,而这个挑战的第一关就是要适应与父母的分开。

如何与孩子“道别”?

刚入园时,父母该如何与孩子“道别”呢?

其实“道别”也是一个“技术活”,相当于是分离时的一个仪式,正式的道别有助孩子对分离建立一个合适的预期,俗话说“心里有底”。

首先需要不同的接送人在道别时尽可能保持一致的方法,可以和孩子约定一个“道别仪式”,比如亲亲脑门、双手击掌、做一套“魔法操”,例如击掌、碰拳等简单组合形成的一套小游戏,结合孩子的喜好进行不同的命名等等。

与孩子进行“道别仪式”后,接送人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快速离开,这时要避免过多地向孩子交代在园的注意事项,也避免过度的纠缠或者难分难舍。

因为如果爸爸妈妈在面对分离时过度的焦虑、反复的交待,孩子是会读到我们情绪的,他们会感受到即将要去的幼儿园是让爸爸妈妈充满着焦虑和不安的,孩子自然也就不会放心。

所以此时就算我们内心充满着担心,也要尽量以轻松愉悦的方式道别,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相信和放心。

有时孩子在道别时会要求爸爸妈妈早点来接他,那我们可以告知一个具体的活动而不是告诉孩子几点钟,比如可以跟孩子说:妈妈会在你吃完午点以后就来接你。

但要注意的是但凡和孩子有约定就一定要遵守,不要随意更改约定,对孩子来说他会非常重视和我们的约定,如果我们经常破坏约定,那久而久之这种约定可能就不太能起效了。

孩子入园,为什么反而是自己在焦虑?

其实在养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依恋关系也是双向的,而相应的分离焦虑也不仅仅出现在孩子身上,我们自己也会,尤其是长期带养孩子的人。

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我们是时刻在被孩子所需要的,那种感觉是一种价值感的体验。

孩子入园了,意味着他要开始自己吃饭、自己睡觉、自己上厕所,遇到困难也要自己面对,这种短暂“不被需要”的落差感也是自然而然地产生。因此,入园分离,更是一个我们与孩子共同适应和调整的过程。

与孩子的“道别”也是心理联结上的一种道别。于家长而言,孩子即将进入新的阶段,要相信他们能够适应幼儿园生活;于孩子而言,他们在与单一的居家生活“道别”,走向更社会化的集体生活,是独立和成长的一种标志。

 

 

 

 


附件:
    关闭窗口
    打印文档

    版权所有:常州市天宁区青龙中心幼儿园青竹分园    技术支持: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