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园始终秉承“儿童在心 课程随行”的课程建设原则,立足园本教研,确保课程的适宜性和科学性,不断促使园本课程更加贴近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、兴趣需求和生活经验。本学期我园将继续以课程审议为抓手,寻求“真问题”下的教研解决路径,以“儿童立场”为中心探索从“1”到“N”的多元教研方式。
一、“嚼”理论,提升教研专业度。
理论基础是支持教师专业教研的“垫脚石”,但理论阅读缺乏广度、深度、力度和准度却使之成为教研之路的“绊脚石”。本学期围绕“读什么、怎么读”集团将从顶层设计入手,横向到边,纵向到底构建立体专业阅读体系,帮助教师夯实教育理论,提升专业素养。
(一)指南为基——建立身体力行的理解性阅读机制
在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中,我园积极研读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,落实课程游戏化支架。本学期,我园将继续深入研究如何让一线教师更深层次地理解《指南》、“用好”指南。①理论与学习:结合区微信推送“这份资源包,助您学习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”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教研活动,深入学习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精神②目标与核心:教研组带领全体教师以指南目标为基础,结合PCK五大领域核心经验,深入研究各领域幼儿发展的核心经验。并以幼儿行为观察为路径,运用研究成果,切实提高教师指导幼儿活动的专业能力。
2.横向到边——建立“全收获”理念下阅读机制
①多主体阅读。阅读学习应涵盖教育过程中的所有参与者,从后勤到保健,从保育到教育,每个条线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积极夯实自己本专业的理论基础。园部整理了每岗必修和选修书目,教师打破本岗位阅读壁垒,互相督促互相学习,提升园部整体专业素养。②多方面阅读。除了专业理论书籍,哲学、艺术、文学等类别书籍对教师人格培养、专业塑造也有着积淀作用,园部建立了阅读资源库,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由选择。
3.纵向到底——建立专业阅读书籍进阶机制
结合省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荐书目以及阶段研究内容,由园部审议挑选适合不同层次教师阅读的书单,借助专业阅读更新教育观念,帮助教师搭建融阅读反思、观察实践、分享交流、专业指导为一体的学习空间。如开展不同层次的共读沙龙,组织业务负责人、骨干教师、领域专家进行深度领读,阶段式同行互动交流。
二、“寻”问题,增强教研精准度。
教研的最终目的是解决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,提升课程的适宜性,保障幼儿身心发展的科学性。问题的提出,是园本教研发生的首要任务。本学期我园以问题为导向,挖掘并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各项问题。
1.聚焦课程实施,分时段解决问题
本学期我将针对课程实施前、中、后三个阶段中的问题发现和解决做出尝试。①课程实施前:巧用问卷星,在每次课程实施前对幼儿、家长、教师三个参与主体进行网络调查,利用调查问卷的统计、分析、对比功能发现课程在资源内容、材料准备、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。②课程实施中:通过年级组长访谈、线上交流等方式了解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困惑及问题,以文本的形式进行罗列梳理,形成课程问题本,了解课程实施中区域环境创设、游戏设置、课程评价等方面的问题。③课程实施后:以课程后审议为抓手,整理课程实施中的案例、故事,形成课程反思和课程资包,集中反馈课程实施整个过程中的所有问题。
聚焦环境创设,进教室寻找问题
通过教研组引领,年级组组织教师跟进的方式对班级环境创设进行自我分析、实地观摩、交流讨论。形成各班个性化的环境创设修改意见,以点击点,解决教师在环境创设中的疑惑点、难点。
聚焦一日活动,建范式明晰问题
通过新教师访谈、半日跟踪等方式,切实了解教师一日活动组织时的问题与困惑。园部组织策划专家、骨干教师进行专题讲座。建立框架性、支持性的指导范式,如《户外活动观察要点》、《XX区环境创设及材料投放要点》帮助教师提升一日活动组织质量。
三、“建”资源,挖掘园本课程资源。
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,本学期,园部根据自身实际建立“园本课程资源库”及“3公里课程资源地图”。做好资源收集、分类、储存、审议、利用等各项工作,切实让资源推动课程发生、推动幼儿发展。
以云空间与资源教室相结合的模式,建设面向幼儿、面向教师、面向家长的园本资源库。做到“3个扩展”。
(1)扩展收集:除传统主题课程资源(主题资源包、游戏材料等)的收集以外,关注主题背景下社会资源、自然资源、人文资源等其他课程资源的收集。通过实地走访资源点、问卷星家长访谈等多维方式,收集适合园所使用的各类课程资源,形成资源清单。在课程实施中,挖掘有价值的动态生成性资源,及时对资源清单进行补充。
(2)扩展使用:从课程出发,结合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以课程观审视幼儿资源库使用的问题。力求资源是幼儿想要的、是幼儿需要的。推动幼儿通过课程的方式制定适宜的资源库利用方式;提高教师资源意识和课程敏感度,通过专业阅读《课程资源论》、《从课程资源到儿童经验》和优秀园本资源利用案例分享两种形式,帮助教师善用、巧用课程资源。
(3)扩展审议:扩展资源审议制度。基于主题课程审议的基础上,在主题开展的前、中、后课程资源的审议,关注资源的价值、利用方式。对主题相关的社区资源、自然资源、人文资源等进行审议,提高课程资源的适宜性和有效性。
四、“借”平台,优化特色专项教研。
结合集团自身的实际情况,本学期各园区均有创建和督导任务,同时市区级项目和课题的申报也能有效助力园本教研的开展。所以从各园区实际工作出发,结合已有的“平台”任务进行园本教研活动,既能强化教研的力度,又能避免教师重复劳动的负担,同时还能提升各类项目和创建任务的质量。
创建督导,聚焦环境优化创设。
本学期青竹园区有市优质幼儿园创建工作、青龙园区有区督导评审工作,紫云园区有课程游戏化区域视导工作。围绕创建督导工作,各园区教研内容的重点除了课程审议外,还有幼儿园环境创设。各园区将会开展理论学习、级组教研、专家引领等教研活动,在不断的学习和操作中提升幼儿园环境的适宜性、互动性、趣味性。
项目课题,开展特色专项教研。
本学期各园区均有市区级课题和项目申报成果。青竹园区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《幼儿劳动习惯培养中的家园合作研究》、紫云园区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《幼儿足球游戏的开发与实施研究》、青龙园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《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特殊需求幼儿个别化学习的案例研究》均在本学年度申报成功。紫云园区在2021年5月获评江苏省首批幼小衔接示范点,青竹园区在2021年12月成为市第二批STEM项目园。在众多的项目和课题的加持中,各园区能针对不同的研究内容开展专项特色教研,借助项目课题研究团队的力量,丰富成果内容的同时,增强教师教科研能力。
活动安排
二月份
开展教师寒假师训活动及教研工作会议。
各园区、各条线制定阅读计划。
完成市前瞻性项目《指向儿童发展的未来阅读新样态》申报工作。
完成资源清单拟定、资源地图绘制及资源库筹建工作。
三月份
各园区“课程游戏化背景下集体活动优化”第一轮活动。
各园区一日活动观摩并组织交流活动。
区2021年度课题《幼小衔接视角下大班自主游戏中幼儿学习品质的研究》开题。
各园区户外场地优化,游戏活动整改。
幼儿园课程资源表收集整理。
各园区幼小衔接专题家长会,增进家园沟通。
四月份
1、各园区“课程游戏化背景下集体活动优化”第二轮活动。
2、各园区班级区域环境观摩并组织交流活动。
3、各园区组织各自课题组成员开展研讨交流活动。
4、集团幼小衔接课程审议及毕业季活动研讨活动。
5、市十四五课题《幼儿足球游戏的开发与实施研究》中期评估研讨会。
五月份
各园区迎接优质园创建、复审,区督导工作。
课程游戏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优质活动征集工作。
市十四五课题《幼儿劳动习惯培养中的家园合作研究》中期评估研讨会。
六月份
各园区大班走进小学专题活动。
各园区毕业季主题活动。
课程游戏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优质活动展评。
各年段幼儿发展水平测试分析工作。